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文化艺术人才中心(官网) www.ccatin.org.cn
新闻动态

教育部:坚决扭转一些学校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突出问题

4月25日下午,教育部举行新闻通气会,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有关情况。跟我们一起去现场看看——





来听吕玉刚司长的介绍—— 

      为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精神,规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决扭转一些学校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突出问题,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01
 

出台《通知》的主要背景
 

      一是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的具体举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减负工作,多次作出专门部署。201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发〔2019〕26号)又对作业管理、设计、批改、辅导等环节提出明确要求。2020 年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暨教学工作会议和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抓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



      二是解决当前面临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近年来,各省(区、市)高度重视作业管理,均在减负工作文件中提出相关要求,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暨教学工作会议以来,有一些省份专门出台了加强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许多地方和学校积极探索有效途径,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为进一步加强和细化作业管理提供了较好的实践基础。但是,个别地方和学校仍存在作业功能异化、数量过多、质量不高、育人功能发挥不够等问题。《通知》针对上述问题,立足于切实发挥好作业的育人功能和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提出要求。 

 
02
《通知》的主要内容


 
     《通知》共提出了十条措施,概括起来主要是把握功能、严控总量、提高质量、强化管理4个方面,具体来讲:


把握功能

针对当前存在的作业功能被异化问题,《通知》明确提出,各地各校要把握作业的育人功能,把作业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


一是加强作业指导。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尽量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时间管理能力。

 

二是认真批改反馈。教师对布置的学生作业要全批全改,并采取集体讲评、个别讲解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及时反馈,加强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帮扶,切实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通知》明确提出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让作业回归到学校育人环节中来。

 

三是创新作业类型。学校要合理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充分体现“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严控总量

      针对作业数量过多的问题,《通知》强调要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总量,并区别不同学段和年级作出了具体时间要求。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不超过90分钟。同时,要求各地要把禁止留作业作为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切实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


提高质量

 

一是体现基础性。确保作业难度不超过国家课程标准要求,鼓励学校系统化选编、改编、创编符合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

 

二是提高针对性。针对学生不同情况,精准设计作业,根据实际学情,精选作业内容;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

 

三是注重发展性。鼓励教师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切实避免机械、无效训练,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强化管理

     为建立作业管理长效机制,落实部门主体责任,《通知》要求:



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作业管理纳入县域义务教育和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导学校完善作业管理细则;经常性组织开展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举行优秀作业评选与展示交流活动。

 

督导部门要将作业管理作为规范办学行为督导检查和责任督学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
 

 

教研机构要加强对学校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和指导。


 

学校要切实履行作业管理主体责任,加强作业统筹和全过程管理,把作业设计、批改和反馈情况纳入对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实绩的考核评价。



《通知》有何特点?北京小学校长、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李明新这样说

——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提出“十条要求”,这充分体现了扭转当前社会关注的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问题的坚决态度,对下一步贯彻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各地区和基层学校减负增质工作,具有很强的方向指导性。这“十条要求”体现了“导向鲜明,科学减负,综合治理”三大方面特点。

 

一是导向鲜明。“十条要求”字里行间体现了对当前减负增质、作业管理工作的理性认识、深入研究和系统思维,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导向素质教育、导向规范办学、导向提高质量

 

二是科学减负。“十条要求”没有采取简单硬性规定作业数量、时间的思维方式,而是认识到教育教学的复杂性,体现了中小学作业减负工作的科学性:尊重教学规律、尊重教育常识、尊重学生差异。

 

三是综合治理。如何更好地把作业管理的要求落下去,切实收到减负增质的成效呢?“十条要求”以系统思维鲜明体现了综合治理的理念和思路:校内校外要协同、学校家庭协同、行政教研协同。

 

 

好政策还需要好的实践转化,作为基层学校应该如何去更好地落实呢?第一,学校应该积极行动起来,焕发自身办学活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作业管理改革作为具体抓手,创新机制,系统解决作业、手机、睡眠、视力等问题,全面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的健康成长。第二,学校要加强校本教研,深化以作业研究为突破口的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方式改革,向课堂要质量,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第三,学校要加强家校共育研究,建立起有效的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密切家校关系,凝聚家长力量,指导家庭教育,服务家长学生。

 

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


法律信息 | 网络中心制作维护 | 站长统计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东路18号